沈彦俊守望水资源一辈子就专注这件事
【人物名片】沈彦俊,1971年生,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国科学院遗传发育所农业资源研究中心主任助理、研究员。1995年7月毕业于河北师范大学地理系,获学士学位。同年到中国科学院石家庄农业现代化研究所师从刘昌明院士攻读硕士学位,1998年7月获得理学硕士。1998年8月在中国科学院石家庄农业现代化研究所工作。1999年10月到日本千叶大学理学部进修学习地下水水文学。2001年4月进入千叶大学大学院自然科学研究科博士课程,2004年3月获理学博士学位(水文学)。2004-2006年在日本东京大学做博士后研究。先后获得“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河北省自然科学一等奖”、第二批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等诸多荣誉和称号。为河北省第十二届政协委员。
初见沈彦俊,感觉这位农业水资源研究领域的专家有点儿低调,一身户外运动装扮,长期艰苦的野外科技工作,使他的皮肤带着很自然的“小麦色”。但他在我眼里,更像一位普通的老师,朴实而谦逊。
沈彦俊说,自己20多年来只做了一件事,这件事就是缺水区农业水循环过程与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做一件事情,就要自己营造一个氛围,不要被外界所影响,我的导师刘昌明先生常说‘真理来自野外’,我的战场就是广袤的土地,我的研究要从田野里来,到田野里去……”20多年的水资源守望,其中的艰辛非常人能够想象,但他坚持了下来。“只要你认为方向是对的,坚持下去,终会得到认可。”
沈彦俊
“必须有拿得出手的科研成果,在这个领域里才有话语权”
中国科学院栾城农业生态系统试验站位于华北平原北部的太行山山前冲积扇平原,代表华北平原北部典型潮褐土高产农业生态类型,是我国重要的粮食高产区。在栾城站内,记者的第一印象就是地大、墒情好,试验田一块块整齐排列在阳光之下,像一幅优美的油画作品。
沈彦俊到中国科学院太湖农业生态系统试验站考察
这里凝聚了所有人的汗水。当然,也见证了沈彦俊从青葱岁月至今23年来的青春和理想。
“当时来的时候都是学生,但是每个人‘拎’出来都能干活儿。”那时,1995年毕业于河北师范大学地理系、满身学生气的沈彦俊,或许想不到,未来自己会成为我国农业水循环过程与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科研队伍中的中坚力量。
“我们站从20世纪80年代初就开始了以减少灌溉次数为目标的优化灌溉制度研究,80年代中后期进行‘四水’转化过程试验研究,建立了区域蒸散估算模型;90年代末以后加强了农田节水的作物生态生理基础研究,创立了综合节水农业模式……”当谈到栾城站的节水研究历程和成绩时,沈彦俊一下子变得兴奋起来,说起来滔滔不绝,语气里溢满自豪之情。
“不忘初心,就是要身体力行,投入工作,涉及国家未来可持续发展的事情来不得半点儿马虎。”坐在记者对面的沈彦俊一直强调,拥有领域前沿的科研成果,才有领域里的话语权。
为农业水资源可持续利用“问诊把脉”20余年,沈彦俊先后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973项目和科技支撑项目课题、中科院重大及重要方向项目等各类科研项目,2011年被聘为科技部“国家应对气候变化十二五科技战略规划”编写组专家和“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战略研究报告”编写组专家,2014年入选国家创新人才推进计划“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016年入选“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
23年,沈彦俊从一个初出茅庐的小伙子,成长为从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的中坚力量,他心里一直秉持的科研“初心”,从未改变。
“碰到问题解决问题,没有想太多”
近几十年来,京津冀地区降水有微弱减少趋势,水资源长期入不敷出,地下水连年超采已经造成各种环境和生态问题。一组数据令人担心:仅河北中南部平原自1984年至2008年的25年间,依靠超采地下水实现的粮食增产达到1900亿公斤,为此消耗掉的地下水储量约为1400亿立方米,地下水位的快速下降引发了平原区湿地大面积萎缩、河道断流、地面沉降等问题。河北坝上地区的地下水超采也同样造成湖泊干涸、防护林大面积死亡、土壤沙化等生态危机。
“最主要的原因是在过去30多年来,河北省承担了国家解决温饱的重要任务,河北省为我国解决温饱问题作出了巨大贡献,也付出了地下水全面超采的代价。”沈彦俊坦言,多年来的研究结果也证明,农业生产是造成这个区域地表水资源减少、地下水超采的主要诱因。
上一篇:农业现代化研究年第卷总目次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