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人的现代化生活,自来水不止现代人能享受
陈寅恪先生说:“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今天大多数历史学家都相信,大约在11世纪发生了一场“唐宋变革”,中国历史从“中世纪的黄昏”转入“近代的拂晓”时刻。宋朝人过着“宋瓷一样精致的生活”,当时的社会、经济、科技、法政均达到了相当高的文明程度,接近于现代。
城市,越来越热闹,吃住等方方面面的资源都非常好,我们通过某些细小的地方也能考验城市治理的智慧。我们说一个重要的地方,就是汴京城这么多老百姓总得用水啊。
汴京的居民用水,主要取自穿城而过的河渠。大中祥符初年(1008年), 宋政府“决金水河为渠,自天波门井皇城至乾元门,历天街,东转缭太庙,皆甃以砻甓,树之芳木,车马所度,又累石为梁。间作方井,宫寺民舍皆得汲用。复东引,由城下水窦人于濠。京师便之”。意思就是用金水河的水。
当时杭州的居民用水,主要取自西湖。苏东坡治理杭州的时候,想了很多办法,让老百姓用水方便。
除了河水,居民用水也用井水。汴京政府也在城内开凿水井,供市民取水饮用。除了官井,还有私井。当年老北京和天津有很多私井,这口井是谁家的,你上人家水井里打水还得给人家钱,人家指着这口水井吃饭。
除了井水河水,两宋的城市还出现了商品化的供水服务,这些“打水者”以卖水为职业,并划定了各自的服务区域。当时水价极便宜,一担水才需几文钱。
最早建成“自来水网络”的城市应该是唐代的白帝城,有杜甫的《引水》诗为证:“月峡瞿塘云作顶,乱石峥嵘俗无井。云安沽水奴仆悲,鱼复移居心力省。白帝城西万竹蟠,接筒引水喉不干。人生留滞生理难,斗水何直百忧宽?”瞿塘峡山石坚硬,无法打井,人们便以成千上万的竹简连接成一个引水网络,将城西的长江水引入城内。这种“接筒引水”的技术流传至宋代。
北宋绍圣年间,苏轼被贬岭南惠州,听人说起广州“一城人好饮碱苦水,春夏疾疫时,所损多矣。惟官员及有力者,得饮刘王山井水,贫下何由得”。广州知州王敏仲正好是苏轼的朋友,苏轼便给他写信,提了一个建议:城外蒲涧山有泉,可在“岩下作大石槽,以五管大竹续处,以麻缠漆涂之,随地高下,直入城中。又为一大石槽以受之。又以五管分引,散流城中,为小石槽,以便汲者”。这个供水网络,跟白帝城的“万竹蟠”一样,有点像今天的自来水管道。
苏轼还做了一个预算:建成这个供水网,“不过用大竹万余竿,及二十里间,用葵茅苫盖,大约不过费数百千可成”。他又建议,政府可以在循州购置一部分良田放租,作为养护供水网的基金:“令岁可得租课五七干者,令岁买大筋竹万竿,作筏下广州,以备不住抽换。”还可以在广州城中建一批公租房,“日掠二百”贯房租,“以备抽换之费”,并“专差兵匠数人,巡觑修葺”。大伙看看,苏轼这个方案,设计得多周全,多具操作性!
知州王敏仲听从苏轼提议,真的将这个供水系统给建起来了。苏轼很高兴又给王敏仲写了一封信, 捎去一个更细致的建议:“间遂作管引蒲涧水,甚善。每竿上,须钻一小眼,如绿豆大,以小竹针窒之, 以验通来。道远,日久,无不塞之理。若无以验之,则一竿之塞,辄累百竿矣。仍愿公擘画少钱,令岁人五十余竿竹,不住抽换,永不废。”
如果居民再从家中铺设管道,接通苏轼设计的供水网络,或者连接其他水源,那么这个供水系统就非常接近于近代城市出现的自来水系统了。
宋人是不是已经这么做了呢?是的。王桢《农书》介绍了一种叫作“连筒"的供水设置:“凡所居相离水泉颇远,不便汲用,乃取大竹,内通其节,令本末相续,连延不断,搁之平地,或架越涧谷,引水而至。又能激而高起数尺,注之池沼及庖湢之间。”意思就是水源离得比较远,便拿大竹子打通,连好了连绵不断,能够连到家里来,直接接到厨房,还有的接到浴室。这就是北宋的自来水了。
上一篇:#潍坊两会声音#人大代表韩绍萍:利用现代化技术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