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贫积弱的宋朝,西方人却认为很“现代化”,
法国学者谢和耐说:\"13世纪的中国其现代化程度是令人吃惊的……在人民日常生活方面,艺术、娱乐、制度、工艺技术等方面,中国是当时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国家。\"无独有偶,美籍华裔学者孙隆基谈到宋朝时说:\"在探讨宋朝是否是世界'现代化'的早春,仍得用西方'现代化'的标准,比如市场经济和货币经济的发达,都市化、文官化、科技的新突破,思想与文化的世俗化及国际化等。这一系列因素,宋代的中国几乎全部具备,而且比西方提早500多年。\"
但是国内史学界普遍上对宋朝评价不高。比如钱穆在《国史大纲》里写道:\"宋室内部之积贫难疗,宋代对外之积弱不振;始终摆脱不掉贫弱的命运。\"\"积贫积弱\"成为国人对宋朝的基本印象。这与西方学者对宋朝普遍的高度评价犹如天壤之别!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这其实是两种不同\"视野\"造成的结果。国内史学界侧重于从漫长的中国历史谈起,在于两宋300多年的时间,没有完成\"大一统\"王朝的建立。在这一点上钱穆评价很中肯:宋朝确实是\"弱\",倘若\"不弱\"的话,也不会被分为\"南宋\"和\"北宋\"两朝。宋朝不是没有\"一统华夏\"的志向,多次发动过\"北伐战争\",但宋朝的命运实在不好,强悍的大辽、金、元,先后在漠北崛起,这导致宋朝的生存空间始终受到挤压,偏安一隅。为了应付北部边疆的安宁,战争不能解决的就用钱来解决,每年向北方各国输送的\"岁币\"接近200万;对内则是\"三冗\"问题:冗官、冗兵、冗费,每一项都开支巨大。对内对外积重难返,宋朝不弱谁弱?
宋朝始终面临来自外部的军事压力
西方史学界更多从\"国际视野\"来看宋朝的成就。当宋朝在制度和文化上发展到华夏顶峰时,西方还处在黑暗的中世纪,无论在经济发展、制度建立,城市繁华上,都无法与宋朝相提并论!在这一全球背景下,当我们对宋朝感到\"无力\"时,西方人却独具慧眼发现宋朝\"现代化\"的地方,的确令我们为之一振!那么宋朝究竟在哪些方面,出现了所谓\"现代化程度\"呢?笔者总结了一下,宋朝最起码在12个方面的\"超前规范\",具备了世界\"现代化的萌芽\":
海外贸易是宋朝300多年来最重要的商业成就。早在唐朝,大一统王朝的建立就吸引了很多\"西方人\"前来中国,进行商业和文化交流。《宋会要》记载,当黄巢起义军攻进广州时,大约有10多万阿拉伯人离开广州,回归故国。这一方面说明广州在唐朝时就已经发展成为一座\"国际大都会\",另一方面也说明,那时候居留在中国境内的\"外国人\"已经是普遍现象!\"东西方\"海洋贸易从隋唐时代就已经广泛展开,到了宋朝,大兴海外贸易几乎成为一种\"国策\"!
宋朝海外贸易航线示意图
为了鼓励海外贸易并进行规范化,宋朝制定了《市舶法》,在广州、泉州、明州、密州设立\"市舶司\"。一方面采取\"走出去\"的\"策略\":比如宋太宗雍熙四年,派遣了8名\"钦差大臣\",拿着敕书金帛,乘坐大型海船到南洋各国,招徕各藩国商人前来贸易,并购买香药、龙脑、珍珠等物品;另一方面采取\"引进来\"的策略,比如《宋史·食货志·香》一节里:绍兴六年,泉州连南夫奏请,各地市舶司负责首领,如果能以减免抽税的策略招徕海外商人前来贸易者,交易额达五万贯或者十万贯者,朝廷可以补助抽税差价,以进行奖励!这个策略可以说是非常\"现代化\"的。差不多相当于现代世界的\"增强服务意识\"或者\"政府补贴\"!
大型海船
宋朝\"向海发展\"与它的生存环境有关。北方和西方堵得像\"铜墙铁壁\"一般,所谓的\"交易\"只是一种\"输出\",\"有去无回\"。外部与内部的巨大开支不得不让宋朝走向海外,在沿海各地建立市舶司。宋高宗云:\"市舶之利最厚,若措置得宜,所得动以百万计,岂不取胜于民?\"
商业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早在960年,宋太祖就下诏曰:\"榜商税则例于务门。\"\"至今除商旅货物外,其贩夫贩妇细碎交易,并不得收其算。当算之物,令有司件析,颁行天下。\"对于\"偷税漏税\"也有明文规定:\"有敢藏货物为有司所捕获,没其三分之一,仍一其半为捕者。\"这个规定可以说很严厉。规范化不仅是为商人制定的规范,也是为\"有司\"制定的规范,对于官吏扰乱经商秩序的,\"乞取财物,赃重者,徒一年。\"\"许被告人径指尚书省越诉,即将漕臣重置典宪。\"宋朝在各地都设有\"税关\":\"凡州县皆置务,关镇亦或有之,大则专置官监临,小则令、佐兼领。行者笈货,谓之'过税'。\"规范的商税制度为商业繁荣奠定了坚实基础。
上一篇:致敬经典 现代化AE86遐想图曝光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