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彻新发展理念要把握三个维度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新发展理念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主要内容,回答了关于发展的目的、动力、方式、路径等一系列理论和实践问题,明确了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指导原则,阐明了我们党关于发展的政治立场、价值导向、发展模式、发展道路等重大政治问题。2021年1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强调指出:全党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确保“十四五”时期我国发展开好局、起好步。
从根本宗旨把握新发展理念,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人民是我们党执政的最深厚基础和最大底气。树立新发展理念,首先要解决为什么人、由谁享有这个根本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这既是我们党领导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新发展理念的‘根’和‘魂’”。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只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始终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才会有正确的发展观、现代化观,才构成了新发展理念的价值底色:创新,就是要“把惠民、利民、富民、改善民生作为创新的重要方向”;协调,就是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重要原则;绿色,就是让“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开放,就是“让开放成果及早惠及中国企业和人民”;共享,就是“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必须更加注重共同富裕问题。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我们追求的发展是造福人民的发展,追求的富裕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这是坚持正确政治方向、保持我们党的政治本色的生动体现,也是我们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具有的显著优势。实现共同富裕,不仅是经济问题,而且是关系党的执政基础的重大政治问题。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必须尊重客观规律,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统筹做好就业、收入分配、教育、社保、医疗、住房、养老、扶幼等各方面工作,更加注重向农村、基层、欠发达地区倾斜,向困难群众倾斜,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从问题导向把握新发展理念,真正实现高质量发展
我国发展已经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展变化带来的新特征新要求看,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如创新能力不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农业基础还不稳固、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较大、生态环保任重道远等,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集中体现在发展质量上。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高质量发展本质上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是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因此,新时代新阶段的发展必须贯彻新发展理念,必须是高质量发展。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在发展实践中必须把发展质量问题摆在更为突出的位置,着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切实转变发展方式,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才能实现高质量发展。
“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发展理念是相互贯通、具有内在联系的整体,提出的要求是全方位、多层面的。我们要坚持系统观念,遵循经济社会发展规律,把新发展理念贯穿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不断破解发展难题、增强发展动力、厚植发展优势,努力提高以新发展理念引领高质量发展的能力和水平,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要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切实解决影响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突出问题,切实解决影响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突出问题。规划建议分论部分阐述“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开放的12方面重点任务时,在逻辑线上暗含着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新发展理念的块状顺序。
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既要以新发展理念指导引领全面深化改革,又要通过深化改革为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提供体制机制保障。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主要领域改革主体框架基本确立,围绕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的体制机制,加大改革力度,直面经济发展新常态下面临的矛盾和挑战,对准瓶颈和短板,精准对焦、协同发力,努力在增强创新能力、推动发展平衡、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开放水平、促进共享发展上取得新突破。
上一篇:从三个角度看新发展阶段
下一篇:没有了